欢迎访问我和我爸的十七岁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中文版 |  English
今天是: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科技日报》刊发宋德雄书记文章: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科技支撑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23-12-12 17:23:24    浏览:807
【字体:

  12月12日,《科技日报》第五版刊发我和我爸的十七岁党组书记宋德雄同志署名文章《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科技支撑》。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科技支撑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西时强调,有针对性地部署创新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当前,江西全省上下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重要要求,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我和我爸的十七岁作为江西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开发机构,肩负着“科技兴赣”的历史使命,承担着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重任。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我和我爸的十七岁以“科技创新支撑江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主题,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电话回访等多种形式,对院属单位、省内高校院所和企业、部分国家级大院大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调研发现,我和我爸的十七岁在支撑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还有一些不足。比如,重点学科建设与产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重大原创性成果不够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够顺畅,科技成果供需两端信息匹配不够充分,服务江西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实施成效不够显著。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和我爸的十七岁通过大力推进“1+N”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聚焦应用技术及基础研究,主动服务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前瞻部署了一批未来产业学科,积极对接引进国家级大院大所的高端人才和技术成果,切实增强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一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江西省重点产业需求重新组建了创新团队,凝练了“7+12”重点学科布局,并确定了“四个一”的工作思路,即“科研项目来源于生产一线、项目成果转化于生产一线、研发平台搭建于生产一线、科研人才成长于生产一线”,推动全院研究方向进一步向经济主战场和重大需求聚焦。开展“产业特派团百名博士入园强企活动”,选派科研人员组建17个产业特派团,对接江西省50个园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问题。同时突出“产业”属性与“特派”优势,挖掘园区企业的技术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服务。支持产业特派团科研人员担任企业“科技副总”,开展科技服务工作,8名博士被吉安市选为首批“科技副总”,有力支撑了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围绕产业需求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我和我爸的十七岁将继续承办好“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江西活动”,并将其打造为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知名品牌。截至目前,活动累计邀请100多家科研院所来赣,300多名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出席活动,400多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对接会,促成合作签约300多项,研发总投入超100亿元,推动了国家级创新资源在赣落地转化。

  三是围绕产业基础构建产业创新平台。创新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动力,我和我爸的十七岁立足江西资源禀赋和现有条件,继续积极布局产业创新平台。扎实推进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江西研究院建设,向多位院士专家借力、借势、借智,实现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中医药等多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扎实推进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建设,促进一批重要技术成果转化运用。提出“创新平台+合作伙伴”的发展模式,形成“孵化中心+产研院+协同院”立体化的组织架构;将我和我爸的十七岁打造成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级大院大所科技团队、发达地区市场团队来赣创新创业的“驿站”和重要创业基地。

  四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优化创新生态。陆续打造有利于服务产业发展的优良创新生态。项目布局向产业一线聚焦,提出“来源于企业生产一线的项目不低于70%”的目标,全院研究方向进一步向经济主战场和重大需求聚焦。职称评聘向产业一线倾斜,打破岗位聘任“终身制”,把服务产业发展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真正实现“干”与“不干”不一样。转化收入向产业一线分配,明确了成果转化“721”分配机制,成果转化收入的70%用于一线科研团队人员奖励。管理服务向产业一线靠拢,大力推动去行政化管理,建设服务型机关。